辰颐物语招商加盟微信: 95585266
欢迎来到辰颐物语官网,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品尝到最天然而绿色的水果!加盟辰颐物语微商合伙人后,更能体验到辰颐物语团队的卓越!

沉下身心传技术 俯下身子探富路——中国热科院用科技为热区脱贫培育新产业增强新动能

辰颐物语官网整编

  10月20日,《农民日报》头版,以《沉下身心传技术 俯下身子探富路——中国热科院用科技为热区脱贫培育新产业增强新动能》为题,报道了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我国热区脱贫攻坚新成效。

  一套芒果种植集成技术,带动四川攀枝花2.6万名贫困户致富;一个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为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区百姓找到一条生产、生态共赢之路;一种宽窄行全周期间作技术,走出了热区保胶促增收的新路子。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多年来,一批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热科院”)的科研人员活跃在我国热区大地,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技术,通过科技引领、赋能、兜底,为热区脱贫攻坚培育了新产业、激活了老产业、扛起了产业扶贫的科技担当。

  我国热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其中农业人口1.3亿,涉及36个少数民族,是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中国热科院党组书记崔鹏伟看来,科技助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是热区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举,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热区乡村振兴之基、农民增收之源,中国热科院积极发挥好品种资源、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品牌效应等优势,持续为我国热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年执着带领,钢都攀枝花开出芒果大产业

  四川省攀枝花市,坐落在蜿蜒2300多公里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面积超过90%。20世纪90年代以前,当地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农业主导产业。

  1996年,中国热科院专家组对攀枝花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光热资源丰富,且不受台风影响,环境条件特别适合芒果生长,便向市政府提出《在攀西地区发展10万亩一流的优质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

  1997年,双方签订院地合作。中国热科院整合全院科研力量,组建芒果创新团队,引进20多个品种,从几千公里外的海南用大卡车将种苗运到攀枝花,免费送给农户种植。

  通过试种,中国热科院为攀枝花筛选出“热农1号”等8个中晚熟优良品种,研发了嫁接换冠、套袋、花果调控等系列配套技术,解决了芒果“大小年”结果、果肉溃败和区域性特有病虫害等制约芒果发展的产业难题。

  中国热科院先后派驻8批共21人次的技术骨干赴该市挂职科技副县(区)长,二十多年科技支撑,攀枝花芒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带。到2019年,全市芒果种植面积66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超过35亿元。

  没种芒果前,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村民只懂在山上种点玉米、红薯,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是全市最贫困的村之一。如今,在中国热科院专家指导下,全村家家户户种芒果,面积近2万亩,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样的“芒果村”在攀枝花不胜枚举。

  “专家一来,农户直接接走,搞得有时候找不到人,还以为专家‘丢了’。”混撒拉村老党支部书记李德说,每年到了芒果管理关键期,中国热科院的专家几乎天天在地里,科技是当地产业脱贫的坚强后盾。

  一棵芒果树,带富一方人。现在,攀枝花5万多户农民包括2.6万名贫困户通过种植芒果过上了小康生活。

  2016年,中国热科院与攀枝花锐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立芒果创新工程中心,在品种研发、植保园艺、土壤改良、品质把控、采后处理等方面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和实地培训力度,确保科研成果服务产业需求。

  中国热科院在攀枝花构建了以挂职干部为纽带、当地政府为主导、创新团队为支撑的“政研产学”科技扶贫模式,实现了“把科研成果带下去,把产业需求带回来”。通过龙头带动,逐步实现攀枝花芒果品种统一布局、技术统一培训、物资统一供应、产品统一标准、市场统一销售,助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探索石漠化生态种养模式,7年间“秃岩窝”变成“绿宝山”

  满山石头光秃秃,山顶上几乎看不到大树,路牌上写着“岩窝”……

  2013年,中国热科院副院长刘国道第一次到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田房村这个布依族村落时,当地石漠化的严重程度让他震惊:勤劳的村民只能在石头缝中零星种点玉米、甘蔗,勉强糊口,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

  “石多土少,越种土越少,越种越贫困。”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国道暗下决心,必须解决石漠化地区百姓生产与生态保护间的矛盾,找到一个和谐共赢模式。

  刘国道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石漠化片区(县)在中国热区有91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8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67个,总人口3427.2万人,贫困人口占11.1%,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如何让“石漠”变“沃土”、“荒山”变“宝山”?刘国道跑遍了全国石漠化地区,仅田房村,3年间他就跑了27趟,带领科研团队制定了石漠化山地绿色高效热带农业的发展路径,指导村民在石头缝里种植芒果、澳洲坚果,套种西番莲、毛葡萄等,并建立羊舍,实施林下种草,岩下种藤,探索“果上山、草盖地、藤盖石、畜吃草、粪还林”的石漠化治理生态种养模式。

  石多土少不存水,是石漠化治理的最大问题。中国热科院专家想出了拿保水剂提前锁住雨季部分水分,再缓慢释放,供植物生长。确保果树幼苗期有充足水分供应,等根系变大后,石缝中的水就可以自然吸收。山路崎岖,为了降低农民施肥劳动强度,科研人员研发出“石山棒棒肥”,每年只要把含有肥料的“棒棒”往土里一插,肥料就会慢慢释放出来。

  田房村村民胡志芳一家,因学因病致贫,家里24亩山地,面积看着大,但满山都是石头,只能见缝插针地种点玉米,每年产量不到3000斤,全家收入只有3600多元。

  “前几年去,村民并不欢迎,连口水都不给喝。”刘国道说。石头缝里怎么能种果树呢?没有效益前,村民基本都在观望。胡志芳是敢于尝试的几个村民之一,在中国热科院的支持下,他种了10亩芒果、12亩澳洲坚果。

  去年,胡志芳挣了5万多元。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挂果初期,每亩芒果500斤,4元多一斤;澳洲坚果每亩320斤,8元一斤,等到了盛产期收入更高,这还不算林下牧草养殖挣的钱。

  看到收益后的田房村村民,现在天天找中国热科院专家要求种草、种树、养羊。经过5年努力,曾被称作“岩窝”的田房村,如今生机盎然,石山变成了青山。

  目前,这一石漠化治理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已推广到贵州黔西南、云南临沧、广西罗城等石漠化严重地区,先后建立5个示范基地,为滇桂黔779万公顷的连片石漠化地区找到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橡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一场大雨过后,地里的雷公笋又长了一截,很快就能采收上市。最近雨水较好,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红卫村村主任练常友每天都会去看看长势。

  天然橡胶是我国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近年来橡胶价格持续低迷,为了保住这一战略物资,国家给海南划定了840万亩核心胶园。

  中国热科院橡胶所助理研究员刘钊介绍,传统橡胶林下只能种益智等耐阴作物,但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大量益智上市后,每斤价格从33元降到了13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国热科院结合市场需求,整合新品种、新技术,探索出了橡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

  在中国热科院技术支持下,红卫村今年更新的98亩胶林全部采用这一新种植模式,变传统3米×7米的行间距为2米×4米×20米的宽窄行种植。刘钊说,虽然每亩橡胶种植数从33株减少为28株,但整体土地利用率增加了50%,结合小冠幅、单干型橡胶新品种,在橡胶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中间20米的大行距可以长期种植菠萝、香蕉等喜阳作物,小行距幼苗期套种雷公笋等受市场欢迎的短期作物,实现全周期收益。

  “今年香蕉丰收,价格也不错,橡胶林下间作香蕉,收获后香蕉茎秆就地还田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海南省东方市海胶集团广坝分公司一片更新的胶园里,胶园负责人刘超武正和工人一起采摘香蕉,笑得合不拢嘴。

  刘超武负责的这片橡胶园4年前更新,中国热科院专家对胶园整体规划、水肥一体化管道铺设、林下间作品种选择以及后期管理等环节都现场手把手教。宽窄行全周期间作技术,让橡胶亩产值从1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科技让橡胶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中国热科院着眼热区脱贫攻坚重点和难点,主动对接热区各省区实际需求,重点围绕“三区三州”中云南怒江州和四川凉山州,及贵州黔西南州、海南省中部等特困山区开展产业帮扶。先后建立科技扶贫联系点34个,打造乡村振兴联系点65个,推广作物品种112个、种养技术54项,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科技支农的生动范例,让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真正成为热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王牌”产业。

 

相关文章

我也留言

*

*

扫描二维码